光伏产业已悄然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内卷”现象愈发严重。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出海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突破困境、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策略。中东地区,作为海外光伏市场的新蓝海,正吸引着众多中国光伏企业的目光。
“国内光伏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中东地区的光伏产品需求却十分旺盛。”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晶科能源决定在沙特建设工厂,以此作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这一举措不仅有望满足当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更标志着晶科能源将从“全球营销”向“全球制造”加速转型。
中东地区已成为新能源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其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和强烈的能源转型意愿为光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国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则成为助力中东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种互补关系为我国光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晶科能源在沙特的布局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海外光伏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瞄准海外市场,通过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拓展客户体系等方式,积极寻求出海机遇。钧达股份、中国电建等企业也纷纷在中东地区布局,以期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出海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从最初的把光伏产品“卖出去”,到现在的“造出去”,中国光伏企业正在通过全球化新模式,实现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与共赢。钱晶表示,晶科能源计划在未来在当地构建一部分产业链,并希望和国内的辅料厂商一起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共同成长。
然而,出海并非一帆风顺。在贸易保护加码的背景下,光伏企业在海外分散建厂或成为最优解。多家头部光伏企业董事长就出海问题达成共识:合作出海、有选择性地分散布局、通过合资以及技术、品牌授权等方式开展多样化投资,将是未来光伏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多方共赢是关键。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表示,希望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能与欧洲同行一起实现共赢。而晶科能源则计划将沙特工厂的合作模式复制到世界其他地方,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
总的来说,面对微利时代的挑战和海外市场的机遇,中国光伏企业正通过出海破局和全球化新模式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在合作与共赢的理念下,中国光伏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实现更加稳健和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