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沪市优质企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27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42170)来源:未知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优质工业和制造业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使投资者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沪市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优质上市公司正结合自身实际,优化经营战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前三季度,沪市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超300家公司的研发增速超过30%。这些公司正聚焦如何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并致力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汽车低压电源解决方案的领先者,其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长来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传统铅酸电池产业向绿色、智能、高端方向转型升级,同时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加大布局和投入。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董事长袁斯浪则强调,应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同时,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以更快催生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在光伏技术领域,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锁定多项前沿技术进行攻关,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实控人刘汉元指出,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与质量,更为公司未来市场竞争开辟了广阔空间。

    低空经济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牵引着先进制造业与“智慧城市”、文旅观光等新业态的融合发展。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一新表示,应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试点,推动工业级无人机与民航的融合飞行。

    对于能源类企业而言,加快绿色技术研发至关重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师王卿介绍,公司在生物质能源开发及利用方面创新开发了多项技术,其中“沼气制绿色甲醇成套技术”已成熟可靠,可实现工业化应用,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时机已逐步成熟。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出海”成为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沪市多家上市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上海港湾基础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专业优势,在众多国家积极开展岩土工程业务。公司董事长徐士龙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坚持技术“出海”,以先进技术助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出海”的先行者,其“走出去”战略已实施了30多年。公司董事长熊涛分享道,中企“出海”应以“在当地、为当地”的心态,做好“本土化”以实现“全球化”。安琪酵母在埃及建设工厂时,主动输出酵母生产技术帮助当地产业升级,实现了公司日常管理运营的高度本地化。

    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全球化资源配置,徐士龙建议推动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形成龙头,发挥带动效应,并通过优化境外投资审批、加大信贷支持等手段鼓励龙头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中国中车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日,中国中车旗下资阳公司自主研制的SDD1型内燃机车首次出口莫桑比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建议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并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核流程等,以支持拥有核心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企业发展壮大。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