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窗口期开启,A股上市公司业绩修复态势逐渐明晰。截至7月1日,已有29家上市公司率先发布业绩预告,其中23家预喜,预喜率超七成。从已披露数据看,二季度成为业绩释放的关键节点,医药、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呈现结构性回暖特征,而企业海外布局深化、降本增效举措落地及政策红利释放,正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二季度业绩集中释放,行业分化中现结构性亮点
在已披露预告的公司中,多家企业二季度单季业绩增速显著高于一季度。以国脉科技为例,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0.52%-100.33%,其中二季度单季预增75%-236%,增速环比大幅提升。新和成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受益于营养品板块量价齐升,上半年净利润预增50%-70%,公司强调“产品销量与价格同步回暖”为业绩核心支撑。
但行业分化依然显著。石大胜华因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产能爬坡、甲基叔丁基醚及氟化锂产品价格下跌,上半年预亏5200万至6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这一案例折射出化工行业在需求波动与产能过剩压力下的经营挑战。
出海战略与降本增效,头部公司演绎“双轮驱动”
在业绩预喜阵营中,立讯精密等头部企业展现出全球化布局的韧性。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越南、墨西哥等海外基地的产能协同效应凸显。公司披露,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有效对冲了外部不确定性,同时加速拓展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新赛道,为长期增长蓄力。
潍柴重机则受益于行业政策与需求共振。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60%,其投资者关系记录表透露,船舶动力系统业务正深度挖掘老旧船舶更新需求,而发电机组业务则紧抓数据中心、油气田等高端市场,产品结构优化成为盈利增长主引擎。
医药消费电子领跑,政策与需求共振催生拐点
从行业维度观察,医药与消费电子板块业绩修复最为突出。翰宇药业凭借国际业务爆发实现扭亏,上半年净利润预增至1.42亿-1.62亿元,其利拉鲁肽注射液获FDA批准及原料药出口放量构成核心驱动。圣诺生物同样交出亮眼答卷,上半年净利润预增253.54%-332.1%,多肽原料药业务成为最大增量来源。
消费电子领域,涛涛车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34%-97.81%,公司直言“下半年欧美购物旺季及海外产能释放将支撑业绩延续高增”。这一表述背后,是中国制造企业通过品牌升级与渠道深耕,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步掌握定价权的缩影。
机构调研聚焦成长确定性,产业链重构孕育新机遇
业绩预告披露后,涛涛车业等公司迅速迎来机构调研。公司管理层透露,新品迭代与海外产能布局将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而下半年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为全年业绩目标增添确定性。这种“业绩预告+机构调研”的联动效应,反映出市场对成长确定性标的的高度关注。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半年报披露渐入高峰,产业链重构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医药板块中,创新药出海与原料药景气度回升形成双击;二是消费电子领域,AI终端迭代催生的供应链需求;三是汽车零部件赛道,电动智能化转型带来的增量空间。在政策端,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支持措施的落地,或将为相关行业盈利修复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