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银行理财失“第一”:“新兵”挑“大梁” 转型

    发布时间: 2023-08-22 09:52首页:主页 > 银行 > 阅读()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行理财首次失去资管行业管理规模的“头把交椅”。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缩水”至25.34万亿元,低于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同时,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9%,低于往年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回暖。

      数据背后,折射出大资管时代背景下,银行理财转型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资管新规落地至今,银行理财市场净值化转型成果如何?多方同台竞技背景下,如何才能稳住规模、留住客户?资管行业“新兵”——理财公司如何接过母行交来的大旗,与其他类型机构竞争?

      2021年末,资管新规三年过渡期结束;去年末,现金类理财整改过渡期结束……近年来,银行理财全力完成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各项转型工作。但对行业而言,适应市场形势的转型才刚刚起步。

      理财规模大幅缩水

      如何挽回投资者信任?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去年底“缩水”超2万亿元。

      而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约27.69万亿元。

      “资管新规颁布五年来,银行理财经历了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6月末银行理财达到阶段性高点29.15万亿元,此后受股债市场波动、净值大幅回撤影响,理财客户出现资金‘搬家’,理财规模开始持续下滑。”财信研究院金融团队报告分析称。

      从历史数据看,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在规模上的差距近年来在逐步缩小。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从2018年6月的12.70万亿元增长到今年6月末的27.69万亿元。一增一减间,近期资管行业管理规模的“头把交椅”易主。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打破了“刚性兑付”,开启了净值化转型之路。五年过去,银行理财业务整改转型成果如何?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理财公司已实现“洁净起步”,目前理财净值化率已经超过95%,头部理财公司净值化率更高,银行理财转型成为真正的净值型产品主体。

      然而,有银行理财人士坦言:“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频遭市场考验。”银行客户风险偏好较低,对市场波动接受程度不高,很多客户选择将资金“搬出”理财。对此,理财公司亟须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与其他资管子行业相比,理财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市场投资者对理财公司的看法尚不成熟。监管部门更关注理财公司如何建立与快速增长的规模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兴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决定了理财公司不但不能简单复制公募基金的发展模式,更不能走回头路“池子化”运作,而是应依托自身的特殊性,走出一条差异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收益有待回暖

      如何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

      尽管银行理财规模有所下滑,但最新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重返“3”字头。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9%,较去年底的2.09%有所回升。但与往年数值相比,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修复的空间。

      整体来看,五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回落,目前平均收益率低于历年平均水平。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每年年底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44%、4.05%、3.55%。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略有回升。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方面得益于债市行情向好。银行理财产品固收属性较为明显,收益率与债市“冷暖”相关联,在今年债牛行情的推动下,银行理财逐步走出“破净潮”,净值修复明显。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分析称,2023年一季度,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破净率迅速从20%下降至5%以内;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公募理财产品破净率下降至4.2%。

      另一方面,在经历去年两轮“破净潮”后,投资者对低波动理财产品的偏爱更明显。不少机构开始改变负债端产品结构以稳定资产端,并推出混合估值法、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以平滑净值波动。

      但上述改变并非长久之计。业内人士认为,长远来看,银行理财机构须提升投研能力,稳步提升产品收益率。

      “摊余成本法类型的理财产品并非监管部门所鼓励的。”前述银行理财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公司一方面要提升投研能力,在波动的市场中,推出能够达成绝对收益目标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与投资者沟通,引导投资者在适当承担净值波动的情况下,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

      多方激烈竞争

      银行理财如何留住客户?

      大资管时代,多方同台竞技。

      “原有资金池模式已彻底被整改摒弃,在行业基本规则以及净值化具体要求方面,理财与非理财行业已基本实现了统一标准。”兴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大资管生态中,不同资管子行业竞合发展,行业生态更趋多样化、更有弹性。

      新的规则下,市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对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更灵活的投资方式和更低的门槛有更高的要求,而公募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相对于传统的银行理财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一位公募行业人士称。

      一位资管行业人士向记者分析称,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需求的变化,公募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有望继续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投资者选择其作为理财工具。

      多方激烈竞争下,银行理财如何才能稳住规模、留住客户?综合业内人士观点来看,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银行理财机构需要强化投研能力,通过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有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客户。

      其次,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体验也至关重要。“银行可以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包括降低费率,提高收益,提供更好的投资咨询、客户关怀和售后服务等,以留住客户。”前述银行理财人士表示。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透明度有待提高。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透明度方面有所欠缺,监管方面也没有严格界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相关标准,不利于投资者及时获知相关信息并进行投资决策。为此,应当优化银行理财信息披露,为客户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提升客户信任和满意度。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