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创板迎来开市两周岁生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调研传音控股时了解到,公司借助科创板上市进一步拓展了融资渠道,改善了公司财务结构,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传音控股表示,公司将持续把科技创新、提升研发实力作为核心战略,致力于以优秀的业绩回报资本市场和广大投资者。
整体竞争力提升
传音控股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于2019年9月底登陆科创板,如今是科创板“千亿市值俱乐部”中的一员。
对于当初为何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传音控股表示,这是因为传音控股的企业文化、发展阶段、企业战略与科创板的定位高度契合。传音控股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公司定位于科技品牌出海,致力于向海外新兴市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终端及互联网服务业务,登陆科创板对于提升“中国制造”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上市以来的变化,传音控股董秘曾春称,上市后IPO募集资金的有效运用不断提升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实力;既扩大了公司生产规模,也为公司整体生产工艺和技术研发能力夯实基础;帮助公司持续增强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实现业绩增长。
即便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传音控股手机整体出货量也达到1.74亿部,营业收入达到377.92亿元,同比增长49.10%;归母净利润为26.86亿元,同比增长49.80%。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17亿元,同比增长57.3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增长64.02%。
凭借不断增长的业绩,传音控股也被称为“最赚钱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之一。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仅次于中芯国际和中国通号。
“科创板为传音控股搭建了一个获取资源、优化资源的广阔平台,拓宽了公司的直接融资渠道,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帮助公司在品牌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公司治理等方面不断完善。”曾春总结道。
持续增强研发实力
科创板上市公司“含科量”的一大体现就是研发投入。数据显示,传音控股2020年研发投入较2019年增长43.80%。公司分别在上海、深圳和重庆建立了自主研发中心,2020年末研发人员数量较2019年末增长22.13%。高频的研发投入也助力传音控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截至2020年末,传音控股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54件,其中发明专利234件;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561件。
“公司已在拍照、深肤色人脸识别、本地化场景等领域通过针对用户习惯和偏好,开发了人脸特征点检测、自动场景识别等多项技术,并进行了多次产品和功能迭代。”曾春告诉记者,未来传音控股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实力,继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针对新兴市场本地用户的消费需求不断进行重点技术突破,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差异化研发优势。
上市以来,传音控股股价不断攀高。其发行价为35.15元/股,截至7月21日收盘,报收177.28元/股,总市值高达1418亿元。同时,传音控股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公募基金、QFII、社保基金均有持股。此外,传音控股机构调研热度不减,仅2021年6月,传音控股就获251家机构调研,共计424人次。
助力科创板“行稳致远”
回看科创板两年的发展,曾春表示,科创板为资本市场输送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的龙头企业和潜力企业。
但科创板注册制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结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深化。在曾春看来,科创板本身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板块,当时代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关规定也将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不过科创板“发挥资本市场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支持功能,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使命始终不变。
作为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传音控股无疑是注册制改革的受益者。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曾春认为,科创板平台为公司未来可能的产业链拓展、布局和并购等资本运作提供了多样化股权支付工具,有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扩张;同时,如果有需要,未来还可通过实施再融资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持续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研发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
“科创板为中国的科技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了极大的资本市场支持,同时也让广大投资者有机会分享中国科技发展进步的果实。”曾春表示,“希望科创板在2021年能够带动中国资本市场在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同时,成为更多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孕育、成长、发展的摇篮,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贡献更多力量。传音控股也将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助力科创板提高科技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