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持续发酵,今年“两新”政策再度加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政策举措不仅激发了消费潜力,更带动了全年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尤其在家电、汽车、数码产品等领域效果显著。
政策细则陆续出台,消费热潮已然掀起。今年以来,《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实施细则相继落地,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扩大了补贴范围,还新增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产品的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补贴类别从原来的8大类扩围至12大类。同时,部分家电产品的补贴比例提升至20%,补贴流程也得到了优化,消费体验进一步提升。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截至3月5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1万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合计超过100万份。同时,超94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00万台,超340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超42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政策的积极响应和热烈追捧。
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家电卖场,正在选购空调的李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挑选的这台空调原价2499元,参加商场活动立减100元,再享受活动价20%的国家补贴,最后到手价才1919.2元。而且今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升级了,每人可以补贴的空调数量增加到3台,正好可以把家里的旧空调都换了。”
政策加力扩围,财政资金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中央已向地方下达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今年年初,中央财政又预下达了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为政策的持续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地方层面也积极响应,云南、黑龙江等地已足额预拨资金,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对于如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建议,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补贴,设立专项基金,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购买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细化资金分配方案,设计差异化的补贴方案,确保资金精准投放。同时,还可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简化申请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则表示,中央与地方应联动合作,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等多元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放大资金带动效应。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指出,去年中央向地方下达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政策乘数效果显著,今年用于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翻倍,预计可以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提升接近1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随着“两新”政策的持续加力和扩围实施,以旧换新消费热潮将持续席卷全国,为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