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风治疗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之际,一品红药业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AR882已全面进入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研发进程显著提速。这款具有全球首创潜力的选择性尿酸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痛风石治疗的口服药物,填补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临床空白。
Ⅲ期临床全面突破,研发进度超预期
随着"世界痛风日"的临近,一品红披露了AR882研发的里程碑进展:3月4日,国内Ⅲ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正式启动与现有标准疗法非布司他的头对头研究;3月6日,全球关键性Ⅲ期REDUCE 2试验完成全部患者招募,标志着国际多中心研究进入冲刺阶段;3月17日,平行开展的REDUCE 1试验再启新章,三期临床矩阵的构建为药物疗效验证筑牢科学根基。
临床前数据显示,AR882展现出独特的"三效合一"优势:不仅能强效降低血尿酸浓度,更具备溶解痛风石、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的潜力。相较于传统药物,其分子设计突破性实现24小时长效抑制尿酸重吸收,避免肾毒性风险,在药效持久性与安全性维度形成代际优势。企业负责人透露:"实际研发进度较预期提前约3个月,这得益于研发团队与合作伙伴Arthrosi的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支撑,研发管线加速扩容
作为深耕儿童药与慢病药领域的创新标杆,一品红正构建起阶梯式研发管线。公司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座,搭建起儿童药与慢病药两大创新平台,形成涵盖First-in-class原创新药、高端制剂、高壁垒仿制药的多层次研发体系。目前,除AR882外,用于代谢综合征的APH01727片已进入临床阶段,另有13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聚焦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领域。
在研发资源配置上,企业展现出战略定力:400余人的全球化研发团队由顶尖科学家领衔,年研发投入持续高位运行;广州国际生物岛总部、黄埔/南沙双生产基地与瑞石原料药基地形成协同网络,其中南沙联瑞智能制造基地已实现"黑灯工厂"级生产,通过管道传输、机械臂作业等数字化手段,打造符合FDA标准的全球供应体系。
产学研深度融合,智能制造领跑行业
为夯实创新根基,一品红构建起"研发-生产-转化"全链条能力。其参股的阿尔法分子公司,正运用AI技术突破GPCR靶点药物设计难题;分迪药业则基于蛋白降解技术平台,开发新型分子胶药物。在原料药领域,广东瑞石基地建成多条国际领先生产线,实现创新药关键中间体的自主可控供应。
这种"自主研发+技术合作+产业投资"的创新模式,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随着AR882等重磅产品临近商业化,企业已启动市场准入筹备工作。分析机构指出,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超5亿人,而现有治疗手段存在明显未满足需求,AR882若成功上市,有望重塑痛风治疗格局。
从儿童药专家到慢病药创新者,一品红正以AR882为突破口,在代谢性疾病领域开辟新战场。这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战略升级,不仅承载着企业打造全球竞争力的雄心,更折射出中国药企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