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暖风的持续吹拂,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开始筹划发行H股,旨在打造“A+H”双资本运作平台,以更灵活地融资并引入国际化投资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7家A股公司披露了筹划发行H股股票的相关事宜,其中不乏恒瑞医药、均胜电子等行业龙头。
“A+H”模式成龙头企业新宠
12月以来,恒瑞医药和均胜电子相继宣布筹划赴港上市,引发市场关注。恒瑞医药表示,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而均胜电子则指出,赴港上市是为了满足公司在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此前,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多家A股龙头公司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为“A+H”模式树立了典范。如今,这一模式正成为越来越多龙头企业的选择。
孚腾资本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张淑健分析认为,“A+H”模式通过打造两地上市平台,不仅增加了上市融资的灵活性,还引入了国际化长线投资人,优化了股东结构。对于本身就是A股龙头白马公司的企业而言,更容易获得港股市场投资人的认可,从而通过港股上市获得海外融资平台,提升其海外市场知名度。
赴港上市,锚定全球市场
那么,为何这些A股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交所上市呢?深入剖析不难发现,这些公司大多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规划持续拓展全球市场。
以恒瑞医药为例,作为国内制药行业龙头,公司提出了“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将国际化放在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的高端制剂产品已经进入40多个国家,并且加速了创新药出海授权的步伐。2023年,公司的海外营业收入达6.17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年增加7.57个百分点。
均胜电子同样如此。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海外营收208.48亿元,占总营收的七成以上。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纷纷瞄准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出海扩展,均胜电子已在全球主要汽车出产国配套了相应的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以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需求。
政策暖风频吹,助力“A+H”模式
今年以来,鼓励“A+H”模式的政策暖风频频吹拂。中国证监会、交易所纷纷发布相关政策,支持A股公司赴港上市。与其他交易所相比,港交所在语言、交易制度、合规成本、二级市场的投研报告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对A股公司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位接近市场的专业人士表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A+H”模式将成为更多中国企业的选择。通过这一模式,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融资、优化股东结构、提升海外市场知名度,进而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综上所述,“A+H”双资本运作热潮涌动,龙头企业正领跑全球化布局。在政策暖风的助力下,这一模式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