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攀升至113.4点,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3%,标志着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在一季度实现了平稳开局。这一积极态势的背后,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传统生产建设旺季的到来,共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速,消费市场温和回暖。
大宗商品市场:温和回暖中显分化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3月价格变动呈现出鲜明的分化特征。其中,16种(32%)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34种(68%)则出现下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3月份能源产品市场需求有所上升,但全球油价下行及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导致多数能源产品价格较上月有所下滑。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更是直接带动了多数化工产品价格走低。
不过,分行业来看,大宗商品市场也展现出不少亮点。有色价格指数涨幅扩大至131.4点,环比上涨2.2%,同比上涨9.3%,反映出与之紧密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农产品价格指数也继续走高至97.3点,环比上涨1.1%,尽管同比仍下跌3.9%,但已连续3个月上升,表明消费市场正延续温和回暖的态势。
中物联大宗商品流通分会认为,从分项指数表现来看,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有色价格指数的涨幅扩大,不仅体现了相关产业的强劲增长,也为经济回稳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农产品价格指数的连续上升,则进一步印证了消费市场的回暖趋势。然而,全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部分行业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亟需加强大宗商品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
物流行业:强劲复苏势头显现
与此同时,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强劲复苏。4月4日发布的2025年3月份中国物流景气指数显示,该指数达到51.5%,较上月提升2.2个百分点。在主要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等均处于扩张区间,充分彰显出物流行业的强劲复苏势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表示,这一数据反映出节后市场平稳回升的预期正在逐步兑现,供应链上下游复工复产如期推进,产业需求有序释放,全链条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具体来看,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等业务总量指数回升幅度较大。自3月份以来,随着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运行,大宗和原材料物流需求持续回暖。
特别是水上运输业,尽管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但业务总量指数仍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回升,显示出市场的韧性。同时,铁路运输业和道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也分别回升至54.7%和51.2%,均保持在扩张区间。物流中转和商品周转速率加快,企业经营效益继续改善,库存周转次数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反映出供应链产业链和商品流通总体顺畅,商品流通速率加快。
展望未来,随着生产投资的持续改善、建筑业景气的回升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有望进一步延续。然而,面对全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挑战,加强大宗商品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仍将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