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破净困局下银行估值提升计划全面启动,成效尚

    发布时间: 2025-04-02 13:16首页:主页 > 银行 > 阅读()来源:42655

    截至4月1日,平安银行、交通银行、渝农商行、中国银行、青岛银行、中信银行等超20家银行相继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公告,银行股长期破净的困境成为推动这一举措的核心动因。尽管2024年部分银行股股价表现强劲,但破净现状依然难以撼动。

    银行股破净常态化,监管新规促行动

    银行股长期破净,已成为行业面临的普遍挑战,也是触发银行制定估值提升计划的关键因素。以平安银行为例,其公告显示,在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该行股票连续12个月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具体而言,2024年1月1日至3月14日,股票收盘价低于2022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8.80元;3月15日至12月31日,则低于2023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20.74元。

    为应对这一局面,银行业积极响应2024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该《指引》明确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应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并至少每年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于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还需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

    《指引》对长期破净公司进行了明确界定,即股票连续12个月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的上市公司。尽管部分银行股在2024年涨势喜人,如交通银行A股股价全年上涨42.16%,渝农商行A股股价全年上涨57%,但仍未摆脱破净的命运。

    多重因素压制银行股估值

    截至4月1日收盘,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除招商银行市净率略高于1倍外,其余银行股均处于破净状态。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市场研究团队负责人许璐微指出,银行股估值长期偏低,与其高盈利、高分红的特点不相匹配。

    许璐微将A股上市银行低估值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市场预期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将下滑;二是市场预期银行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下滑;三是市场对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存在担忧。她分析称,近年来,房地产进入调整阶段,国内有效信贷需求偏弱,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受限。同时,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议价能力遭到一定程度削弱,利率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稳定的息差环境,叠加监管层要求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银行业息差收入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市场预期银行盈利将下滑。

    记者发现,银行股破净现象在港股市场更为明显。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日收盘,A股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为0.61倍,港股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为0.53倍。业内人士分析称,A股与H股的投资者偏好、流动性、股息税与分红吸引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两市银行股估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港股市场以国际机构投资者为主导,对银行股估值会严格考量其潜在坏账风险,如房地产贷款、地方债务敞口等,以及经济形势变化给银行股带来的影响,因此他们对银行股估值相对保守,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的股票在港股市场被长期边缘化,导致其市净率更低。”某股份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此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上市银行估值水平偏低的现象在国外也较为常见。原因可能包括银行业经营过程中市场竞争激烈、不良资产管理面临压力、投资者对银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等。

    估值提升计划落地效果待察

    为提升估值,不少银行在计划中提出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资产质量、强化股东回报、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推进投资者保护与沟通工作、优化信息披露机制等举措。

    在投资回报方面,多家银行公布了下阶段现金分红计划。交通银行计划2025年至2027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率不低于30%,并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平安银行也表示,2024年至2026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至35%,除年度利润分配外,还可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然而,记者发现,在服务实体经济、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完善信息披露等方面,部分银行发布的估值提升计划同质化较为明显。此外,各家银行披露的估值提升计划较为宽泛,能否落到实处仍是个问题。

    在估值提升计划的具体执行上,多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估值提升计划是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发布的,银行内部的具体执行安排并不在披露范围之内,对于估值的提升效果也很难设置明确的目标。

    “估值提升计划是围绕经营业绩、资产质量、投资者回报等方面制定的,在这些领域我们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考核制度,因此没有专门成立推动估值提升的部门,但下阶段在现有工作评价体系中会对此有所考量,将定期对估值提升效果进行评估。”某国有大行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负责人也坦言:“估值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银行股估值随市场变化较大,与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有较大关系,我们希望实施估值提升方案后,银行股估值能回升到应有区间。”

    “虽然港交所在对破净银行股的估值提升方面没有具体要求,但我们也同步在港交所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在经营质效进一步提升后,相信我们银行的股票会对港股市场的国际投资者产生更大吸引力。”某城商行副行长表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