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银行正式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的经营情况,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再次将这家深耕长三角地区的城商行推向了市场的聚光灯下。一季度,杭州银行不仅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更在净利润上实现了显著跃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具体而言,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2%,这一成绩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60.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30%,彰显了杭州银行卓越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财报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杭州银行稳健的财务状况。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规模已突破22202.01亿元大关,较上年末增长了5.11%。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也分别实现了6.15%和5.99%的增长,达到9951.96亿元和13487.79亿元,显示出该行在资产获取和信贷投放方面的稳健策略。同时,公司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76%的低位,拨备覆盖率高达530.07%,为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在业绩喜人的背后,杭州银行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人事变动。一季报披露当晚,该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收到虞利明的书面辞职报告。虞利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行长等职务,由董事长宋剑斌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杭州银行强调,此次人事变动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开展正常,经营质效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虞利明在2023年3月才正式获准担任杭州银行行长,此前曾在交通银行杭州分行、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等机构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他的离职无疑为杭州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银行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变数。
回顾杭州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除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亮眼外,该行2024年的成绩单同样令人瞩目。根据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杭州银行总资产达到2.11万亿,较上年末增长14.73%。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也分别实现了16.16%和21.74%的增长,存款增幅更是创近年来新高。在资产质量方面,杭州银行去年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高达541.45%,显示出该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
稳健的资产获取与信贷投放、较优的资产质量、较厚实的拨备,共同推动了杭州银行盈利指标的“增利又增收”。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1%;归母净利润达到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8%。这样的业绩表现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也吸引了险资的青睐。
今年1月,新华保险公告称,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296亿股股份。本次举牌完成后,新华保险将持有杭州银行股本总额的5.87%,成为该行的重要股东之一。这也是继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后,杭州银行再度迎来长期的险资大股东。险资的加持不仅为杭州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险资看重的必然是长期稳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提升的股息回报。”业内人士坦言。招商证券研究员王先爽此前也表示,杭州银行深耕长三角,基本面稳健,资产质量优异,超额拨备行业领先,业绩增速多年维持高增长,值得长期价值投资。相关数据显示,杭州银行在股息回报方面也表现出色。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每股派现0.37元,叠加2023年度分红后,2024年派息总额达53.03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自上市以来,杭州银行回馈投资者的普通股现金分红超过170亿元,远超于其IPO、定向增发及可转债部分转股合计股权融资总额。
展望未来,杭州银行将继续秉承稳健经营的理念,深化长三角地区的业务布局,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该行也将积极应对人事变动等挑战,加强内部管理团队建设,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险资等长期投资者的支持下,杭州银行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