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间,高端煤基新材料领军企业宝丰能源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0亿元设立全资氢能子公司。目前,宝丰能源已建成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项目,加速实现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同日公司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1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7亿元,同比增长30%。
作为我国能源赛道先锋企业和高端煤基新材料领军企业,宝丰能源依托科技创新,在国家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构建了集“煤、焦、气、甲醇、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精细化工、新能源”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煤替代石油生产百余种高端化工产品,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格局。
量价齐升带动业绩增长
目前,宝丰能源已有煤炭720万吨/年、焦化400万吨/年、甲醇400万吨/年、聚乙烯60万吨/年、聚丙烯60万吨/年等配套齐全、高效联动、优势互补的现代煤化产业链。
2021年一季度,宝丰能源持续优化组织管理,科学提高人工效率和设备效率,保障满负荷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全体系发力,聚乙烯、聚丙烯、焦炭等主营产品均实现了量价齐升。价格方面,受2021年油价回归、下游需求回暖等因素推动,公司聚烯烃、焦炭等主营产品的销售价格走强。其中,1-3月,聚乙烯、聚丙烯、焦炭的平均单价为7079.5元/吨、7514.52元/吨、1716.61元/吨,较去年分别增长19.53%、15.16%、61.31%。
报告期内,宝丰能源稳定实现满产满销和产量、价格的“双升”,公司营业收入达49.79亿元,同比增加13.7亿元,增幅37.94%。其中,主营业务烯烃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16亿元,同比增加6.31亿元,增幅30.28%;焦炭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加6.73亿元,增幅59.01%。
对于后期发展,银河证券分析称,2021年油价回归背景下,煤制烯烃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公司甲醇自给将进一步降低聚烯烃生产成本。公司布局烯烃三期 100万吨/年项目以及内蒙400万吨/年烯烃项目,其中烯烃三期项目有望于2022年底投产。原料和规模优势助力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实现跨周期高成长。
机构持股量增长 明星基金大幅加仓
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宝丰能源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中,由2019年权益类公募“冠军”刘格菘管理的两只百亿基金分别位居第七、八位。其中,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增至4305万股,广发创新升级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增至3533万股。
公告同时显示,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两支基金“分红-个人分红-019L-FH002沪”和“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19L-CT001沪”分别持有3447万股和3003万股,位居第九、十位。明星基金经理以及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增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对于公司优质基本面的信心。
设立氢能分公司持续降本增效
同时,4月18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宝丰能源拟以10亿元自有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氢气加工制取、运输、储存及销售。公司将太阳能发电所制取的绿氢用于化工生产,实现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氢能是一种清洁脱碳、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密度、沸点、热值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使氢能成为能源转型中的理想替代方案。在“碳中和”实现的过程中,氢能将成为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重要支撑,对未来行业格局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自2018年开始,宝丰能源启动氢能产业布局,逐步深化氢能源与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整合。公司联合燕宝慈善基金会捐赠1亿元成立了“清华大学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以谢振华大使为首的专家开展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推动清洁、低碳能源转型和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2019年,宝丰能源前瞻性布局氢能产业,启动了200MW光伏发电及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绿氢绿氧直供煤化工”的新模式。目前,上述项目经过连续168小时的标准运行调试,设备及产品的安全、质量、成本可控。据测算,当前宝丰能源制氢综合成本在每标方1.34元左右,生产运行情况达到预定目标,未来成本有望继续下降。业内人士指出,该项目或将使宝丰能源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企业。
作为新技术、新模式,如何突破氢能源的成本壁垒将成为其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为此,宝丰能源已探索出有效解决方案,以自有资金投资计算,每标方氢气的成本接近目前化石能源制氢成本。
宝丰能源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光伏发电及电解水制氢规模。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寻求新能源制氢的技术突破。同时,加强与相关金融支持、产业转化机构的合作,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使新能源制氢的综合成本接近甚至低于化石能源制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