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从制造到智造,中国企业出海勾勒全球产业新版

    发布时间: 2025-07-11 15:53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完成关键跨越——从"商品输出"到"价值共创",从"单兵突进"到"产业链协同",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一场深刻的产业升级正在重塑全球商业版图。

    潮涌全球:千亿军团领航出海新纪元

    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达9.52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6.58%,覆盖68%的上市公司群体。制造业以6.39万亿元规模成为绝对主力,其中29家千亿市值企业境外收入实现翻倍增长,立讯精密、比亚迪等龙头境外收入突破2000亿元,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别增长87.95%和130.19%。

    "新三样"产业表现尤为亮眼:宁德时代印尼60亿美元电池项目动工,亿纬锂能86.54亿元马来西亚储能基地落地;长城汽车、江淮汽车海外收入占比分别达39.7%和56.73%。工程机械行业更实现战略跃升,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海外营收占比超50%,从设备出口转向技术标准输出。

    拓链全球:生态圈重构产业新版图

    产业链出海成为新特征,龙头企业带动全链条协同。琢石资本合伙人王勇指出:"中国设备制造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后,出海模式从单一环节扩展至全链条,毛利率与效率显著提升。"这种转变在东南亚市场尤为明显:长安汽车泰国新能源工厂投产,星源材质马来西亚隔膜基地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玲珑轮胎87.1亿元智能化基地辐射南美非洲。

    地域布局呈现"全球多极"特征:东盟晋升第一大出口市场,拉美成为新兴增长极,非洲市场通过本地化创新实现突破。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杰观察:"消费品扎堆东盟,汽车产业链集聚南美,新能源瞄准中东,行业特征决定产能落地区域。"

    并购升温:资本运作开启全球化2.0

    跨境并购迎来五年新高,2024年A股披露216起案例,同比增长32.52%,2025年延续火热态势。爱美客收购韩国REGEN、紫金矿业布局海外矿产等案例,展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的双重逻辑。硬科技龙头更掀起"上市+出海"协同潮,宁德时代H股募资353亿港元创年内全球之最,恒瑞医药等14家企业建立全球研发体系。

    破浪前行: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航程

    尽管面临关税波动、法律差异、反倾销调查等风险,业内对"十五五"出海前景保持乐观。王勇认为:"绿色出海、产能本土化、基建解决方案三大方向蕴藏巨大机遇。"朱虹教授强调,跨境并购需从"股东导向"转向"利益相关者导向",实现真正协同。

    在这场全球产业重构中,中国企业正以智造为帆、生态为舵,在保护知识产权与占领高端市场的平衡中,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全球化新篇章。从商品输出到价值共创,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一条中国特色的产业全球化之路正在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