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风控指标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作为一只“无形的手“,它对券商业务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龙头券商因核心流动性指标受监管警示的事项,多家券商人士认为,券商风控指标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行业排名前十的一家券商风控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监管设置的100%的监管线、120%的预警线本身是压力测试的结果,是对所有资产进行打折所得出的监管指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指标越高的券商,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越低。但是,这两个指标偏低的券商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是否更高,则需要斟酌。
北方地区一家中型券商资金财务部负责人认为,监管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券商实施精细化监管,但精细化监管的依据并不完全是券商的规模,更应基于大量大数据分析,对行业内单家公司的长期指标情况、业务个性特点,包括它是否出现过相关风险,它的阀值、均值在哪个点上,都需进行充分论证,然后对一些指标更优秀的券商降低风控指标要求。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家券商风控人士、高管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不过,另有头部券商风控负责人认为,这个建议听上去好像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实操中拿捏尺度的难度很大。“目前,在全行业推行精细化监管不一定能站住脚,但可以从侧面印证的一个情况是,这两个风控指标在各类资产比例的设定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不过,也有中型券商风控人士认为,监管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对头部券商的风控指标有了更宽松的要求。比如,在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中,监管根据各类证券公司的分类评价结果对风险资本准备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连续三年A类AA级以上(含) 系数为0.5,连续三年A类为0.7,A类为0.8,B类为0.9,C类为1,D类为2。此外,今年初,证监会确定了6家并表监管试点券商,他们在资产折算中也享受了一些优惠。“其实监管对头部券商的风控标准已经有所放宽,大券商依然将业务做的非常满,或许大券商在开展业务中应该更加审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