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分季度数据:波动中显韧性,环比增速回升
从季度表现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速达1.1%。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尽管二季度同比增速略有回落,但环比增速保持正增长,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产业亮点:农业丰收,制造业升级,服务业提质
- 农业基础稳固: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达14974万吨,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为全年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制造业高端化加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显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 服务业恢复向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持续改善。
需求端:消费回暖,投资结构优化,外贸稳中有进
-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显示居民消费意愿逐步回升。
-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6%,表明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成为重要支撑。
- 外贸韧性凸显: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额的57.3%,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民生保障:物价稳定,就业改善,收入增长
- 物价总体平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物价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 就业形势好转: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加强。
-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共享发展成果更趋均衡。
展望:巩固回升基础,应对外部挑战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是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仍需进一步激发,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做强国内大循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从农业丰收到制造业升级,从消费回暖到外贸稳进,上半年经济数据不仅印证了宏观政策的成效,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压力下破浪前行的底气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