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晚间,华安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等四家上市券商率先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为市场揭开了券商业绩的一角。截至目前,已有10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4年的“成绩单”。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券商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但整体而言,半数以上券商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显示出行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韧性。
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半数券商表现亮眼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8日,已披露年报的10家券商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分别以637.89亿元、211.29亿元、208.91亿元的营业总收入领跑,均突破200亿元大关。东方财富、中泰证券也跻身营业总收入百亿元“俱乐部”。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财富分别以217.04亿元、103.86亿元、96.10亿元位居前三。从业绩增速来看,各券商之间分化显著。营业总收入实现正增长的券商有5家,其中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增速最快,分别达到27.12%和24.40%。南京证券表示,其证券投资业务、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尤其是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46%,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券商共有6家,占比超过半数。南京证券以47.95%的归母净利润增速领跑,招商证券、东方财富、华安证券、中信证券等均实现了10%以上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然而,中泰证券、国联民生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均超过40%,显示出部分券商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波动较大,但自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揽子资本市场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市场信心得到有力提振,资本市场回暖显著提升了券商经纪、自营、资管、资本中介等业务的表现。多数券商在第四季度业绩迎来改善,如中信证券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74%,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34%;东方财富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9.8%。
自营业务成强劲动力,经纪与财富管理复苏
在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超预期增量政策的驱动下,A股市场回暖,交投持续活跃,对券商不同业务条线产生了显著影响。自营业务成为驱动各机构业绩强劲回暖的重要动力,“投资收益增长”成为众多业绩高增券商的一致关键词。
南京证券年报显示,其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幅高达34.46%,成为全年经营业绩的压舱石。招商证券投资及交易业务营业收入达63.34亿元,同比增长79.14%。中信证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达240.40亿元,同比增长23.95%。南京证券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在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的背景下,叠加上年同期低基数,实现了较快增长。
对于业绩降幅较大的券商而言,投资业务的亏损成为重要原因。中泰证券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本期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下降等。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67.78%。
与此同时,投资业务收入在券商各业务条线中愈发占据重要位置。中信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已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约为38%。南京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占比也几乎与目前最高的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相当。
另一方面,受益于2024年9月下旬以来资本市场交投的回暖,券商经纪和财富管理等业务也实现了明显复苏。据Wind统计,目前披露年报的10家上市券商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均实现了增长,同比增幅从10%到31%不等。东方财富表示,业绩增长与公司围绕为用户提供全方面财富管理服务的战略要求密不可分。2024年,东方财富证券股基交易额24.24万亿元,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信用业务稳健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固定收益业务业绩快速增长,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
投行业务承压,但部分券商逆势增长
投行业务方面,受IPO及再融资市场规模变化影响,证券行业投行业务依然承压。数据显示,共7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同比下降,降幅最高超过40%。然而,仍有券商投行业务逆势增长。南京证券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达1.88亿元,同比增长17.03%。信达证券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1.74%。
市场机构对券商基本面修复预期积极
整体来看,市场机构对于券商基本面修复的预期较为积极。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认为,券商2024年四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目前券商板块估值水平仍偏低,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望延续同比改善趋势。山西证券非银金融团队也表示,从业绩预告的披露情况来看,多数证券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同时,在相关政策引领下,市场表现逐步企稳,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日均交易额及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各项业务显著受益,带动证券行业业绩向好。
2024年上市券商业绩分化明显,但自营业务的崛起和经纪、财富管理业务的复苏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尽管投行业务面临压力,但部分券商仍实现了逆势增长。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券商业绩有望继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