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王力
中国政府网11月22日消息,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
强化市场约束机制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持续增强,市场整体稳健运行。近期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推动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责任。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按照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决维护法制权威,落实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二是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要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发债企业及其股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坚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四是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健全风险预防、发现、预警、处置机制,加强风险隐患摸底排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五是继续深化改革。要深化债券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完善市场结构,丰富产品服务。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对症下药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虽然违约事件短期是对债市的打击和扰动,但这种打击和扰动是种砥砺,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市场风险并坚持价值投资。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监管部门强调各类主体履行责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意在对症下药,自上而下确立“信用”在债市的重要地位,给债市投资者注入强心剂。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逐步打破刚兑是应有之义,但绝非发行人“借坡下驴”,以转移资产、挪用资金等方式恶意“逃废债”的借口,也绝非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便利的“挡箭牌”。
“债券市场监管关键在于信息公开,让投资者能够明晰个债的风险;在于处置公平,不宜区分国企民企和大型小型;在于执法公正,谁的问题谁来负责。”田利辉称。
东吴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勇表示,要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违约事件,积极防止风险外溢和传染。在发生违约事件后的第一时间及处置违约债券的过程中,市场各方参与者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协调各方力量履行偿付义务,切勿失信于市场。
形成监管合力
明明表示,本次监管部门强调多方位监管,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行业外部,各部门协作排查风险;行业内部,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各自律组织进一步规范债券发行、评级等流程,推动债市信息对称。面对可能存在的“僵尸国企”风险,深化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必经之路。让“信仰”走向市场化难免存在阵痛,债市破刚兑过程中,虽然违约仍会继续发生,但长期来看,完善债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市场化、法治化进行违约债券处置,债券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高级副总监余璐认为,中长期来看,监管机构应完善信用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尤其要重视区域流动性风险监控,同时加强对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的约束,强化大型企业诚信及守约意识,并要求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对执业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另外,要注重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市场投资者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