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证监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十四五”,安徽证监局将坚持强监管、严执法、优服务、广协作,推动更多资本要素更加高效、更加便利、更加畅通地直达实体经济,实现监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努力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闯出新作为。
上述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安徽资本市场实现体量规模、质量内涵、效益贡献全面提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资本源泉充分涌流,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体量上,聚力奋进赶超,跃居中部前列、全国靠前。“十三五”期间,安徽辖区共新增37家A股上市公司,居中部六省第一,总数闯过百家大关,规模一路快速上扬。目前,安徽共有A股上市公司123家,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九。此外,目前安徽省过会待发、在审、辅导备案企业分别有9家、20家、58家,均居中部第一,发展达历史最好水平。共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270家,总家数达296家,居全国第7。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总家数达6880家,居全国第一方阵。私募基金迅猛发展,目前共有管理人224家、管理规模达3221亿元。更重要的是,通过发行上市转化为公众公司,这些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规范,为安徽企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
质量上,综合施策治理,运行秩序和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牢记监管姓监,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前瞻性和渗透性,构建立体化综合治理体系,努力让监管执法走在市场乱象、违规行为、风险曲线前面,全方位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市场持续稳健运行。“十三五”期间,安徽证监局先后推进中弘股份等3家企业平稳退市,成功化解10余家上市公司风险;累计查办案件80余起;共作出行政处罚30件,共处罚没款2409万元,对6人采取市场禁入。
效益上,枢纽功能不断增强,服务实体成效突出。始终聚焦服务实体、支持实业,新增上市挂牌企业既包括传统制造、食品餐饮、批发零售等实体经济“压舱石”行业,更涵盖量子通信、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动能“发动机”行业,还囊括公用事业、医药卫生、清洁能源等国计民生“定盘星”行业,有力促进了强链补链延链,为畅通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主平台和并购重组主渠道,一大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上市挂牌企业和债券发行人利用股权、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多元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并购重组,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财务结构,整合了优质资源,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深化了民营小微经济发展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