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为什么业绩不佳、基础薄弱的中小酒企能一个接

    发布时间: 2020-12-16 13:10首页:主页 > 要闻 > 阅读()来源:未知

    白酒乱买,别墅靠海。 

    这话看似离谱,实际并没有说错。要问大A股哪个概念永远在涨,那估计就是白酒了,“喝酒”行情什么时候结束,没人能给出答案。 

    近两个月白酒依旧在冲锋,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市值较小的地方酒企涨幅显著高于头部企业。我挑选了20家酒企并按照市值排名,从10月中旬至今,后10名的平均涨幅为67.7%,远超前10名的16.6%。 

    业绩表现差、财务底子差的小酒企为何纷纷暴涨?今天我们就拿青青稞酒为例,看看酒老师到底发生肾魔事了。

    图片1.png

    一、资金炒作大于价值支撑

    近两月,青青稞酒先经历了7天6个涨停板,然后遭遇跌停,再然后又开始涨停,股价几乎翻倍,整体振幅超过了110%。 

    但是我们从业绩、财务层面上看,公司的价值似乎并不能稳稳支撑住突然上天的股价。2015年以来,青青稞酒的年营业收入始终维持在13亿左右,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净利润就更惨了,2019年仅有2200万。 

    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的利润又雪上加霜。前三季度利润全部为负,营收同比减少33.9%。

    图片2.png

    同时青青稞酒的财务表现也毫无亮点,2016年公司账上其他流动资产占比17.7%,其中基本都是银行理财,加上12.4%的货币资金一共是约30%的现金。但到了今年3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与其他流动资产占比总和只剩不到9%,可以流动的钱是越来越少了。

    而且存货的占比也在增加,从最初的20%已经增长至36%,让人不禁怀疑青青稞酒是不是真的卖不动货了。

    图片3.png

    近两个月来,公司也并没有发出什么重大利好信号,所以股价暴涨的原因更多来源于资本炒作而非价值支撑。

    根据一些券商机构的说法,中小酒企的上涨确实已经脱离了原有价值,更多来自于板块牛市中后期的补涨效应,一些大资金更偏向于选择市值较小的公司,盘子小更好操控。 

    二、地方酒企应该怎么混?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股还是得优先关注头部企业,对于市值较小的地方酒企除非你对公司价值有过深入了解,否则还是应该保持谨慎; 

    而对于低线酒企来说,关注点更应该放在企业业绩、价值的提升上,与头部酒企不同,想要做到“小而美”混得更好,它们或许应该朝这些方向努努力。 

    1.主打差异化

    什么是一个白酒企业真正的竞争力?讲好故事、做好品牌有时候比酒的味道更加重要。 

    举个例子,假如青青稞酒出了一款和飞天茅台一样贵的高端酒,你尝过之后觉得比茅台都好喝。但是在重要的聚餐中,一样的价格你依然会选择茅台。这就是品牌价值的力量。 

    而低线酒企想要讲好故事,就必须要讲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故事。如青青稞酒以青稞为原料,背后有着浓郁的藏族文化,这就是差异化的东西,这就是讲故事的大方向。 

    2.做好产品定位

    白酒一直在走向高端化,高端酒企也确实比低端酒企混得更好,但这并不意味任何酒企都适合去做高端化。

    目前的高端白酒市场已经被茅台五粮液等龙头垄断,想要再往里冲锋难上加难,中端、次高端等产品或许才是二三线酒企的努力方向。 

    青青稞酒本身并不像泸州老窖、舍得酒那样有历史悠久的高端IP,产品的高端化只停留在了包装的精美、价格的提升上,所以自然会被消费者批“价高质次、华而不实”。

    图片4.png

    3.先专注区域内发展

    不想从区域走向全国的地方企业不是好企业,但这也不代表快速向外扩张的战略在当下一定是合适的。做超市的家家悦主要在山东发展混得很好,重庆啤酒主要在四川卖啤酒也活得很好,同样在新疆卖白酒的伊力特也比青青稞酒混得好多了。它们都是将区域内的发展放在了首位。 

    而青青稞酒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全国化布局”心切,一心要做“急先锋”,快速的扩张同样也带来了问题。

    图片5.png

    在许多青海消费者眼中,青青稞酒已经变成了一个空洞的牌子,“造假”、“勾兑”等质疑不断出现。所以说,还是得深耕本土区域,做好质量再迈步扩张。

    图片6.png

    4.整合地方酒企成为平台

    美的之所以逐渐超越格力,是因为公司不断将产品多元整合,将自身变成了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平台”。对于地方酒企来说,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认为不断整合区域内的小规模酒企和品牌,将自身打造成该区域的白酒平台将是发展方向。

    三、最后

    前日,人民网对青青稞酒辟谣“勾兑”事件做了简评,也算是对青海青稞酒行业寄予厚望: 

    如何更高效、更深度、更立体地传播品牌形象、助推品牌发展,不仅是青海青稞酒企业,更是青海“青字号”品牌需要共同深入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