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4月以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未来或仍存下行

    发布时间: 2025-04-22 13:59首页:主页 > 银行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实投财经》消息,自4月以来,国内多家银行纷纷对存款利率展开不同幅度的调整,调整区间在5个基点至40个基点不等。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整中,中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成为重点,不少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然跌破2%这一关键节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期部分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其核心考量依旧是控制负债成本,以此应对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压力。从当前市场形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将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极有可能继续下降。

    中长期存款产品利率成调整重点

    从整体调整情况来看,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再度成为本轮调整的重中之重。以恒丰银行为例,4月15日其最新发布的“臻享存款”利率表显示,起存金额5000元的3年期、2年期、1年期定存产品利率分别为2.15%、1.80%和1.65%,相较于2月,分别调降了20个基点、15个基点和15个基点。

    浦发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向《实投财经》记者透露,自4月7日起,该行特色定期存款“安享赢”三年期年利率从2.15%降至2.05%,下调幅度为10个基点。

    平安银行北京一支行工作人员也表示,该行目前3年期定存利率最高是1.65%,2年期定存利率最高是1.7%,1年期定存利率最高是1.6%,且利率是不久前刚刚下调的。年初时,该行3年期定存产品利率还是2.05%。

    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加入降息行列

    近期,不少民营银行、村镇银行也加入了降息队伍。以广东省兴宁市的兴宁珠江村镇银行为例,该行之前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为2.10%、2.75%和3.25%。然而自今年4月1日起,各档利率分别降至1.50%、1.60%、1.55%,其中5年期利率降幅高达170个基点,调整后的利率水平逐渐向国有大行靠拢。

    据《实投财经》公开披露信息统计,自4月以来,已有包括安徽新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广西融水农商银行等近20家银行调低部分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

    银行多举措管控付息成本

    除了直接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还通过调整存款“门槛”、下架长期限产品等方式来管控付息成本。例如,浦发银行广州分行4月公布的大额存单产品取消了“50万元起存,存期3年,年利率2.15%”这一项。目前该分行仅面向新客户的3年期起存大额存单利率最高能达到2.15%,起存金额为20万元。

    在经历数次利率下调后,目前国有大行最新存款利率全部低于2%。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5年期利率最高为1.55%,1年期利率仅为1.1%,超过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为1.9%。

    净息差收窄倒逼利率调降

    从银行自身经营角度来看,压降负债端成本是此轮利率调降的关键因素。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一至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下降趋势,各季度分别为1.54%、1.54%、1.53%、1.52%,当前净息差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银行年报数据也显示,上市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延续,多数机构净息差水平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负债端成本管控压力持续凸显。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银行业息差仍然具有下行压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以及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压力。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也表示,考虑到2025年是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且央行提到适时降准降息,2025年LPR还有一定下行空间,总体判断2025年NIM(净息差)仍将承压,但总体幅度小于2024年。下一步建设银行会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加强资产管理。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实投财经》表示,近年来,存款利率延续下行趋势,有助于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维持息差基本稳定,符合金融管理部门政策导向。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将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存款利率变化,合理规划资产配置。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