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4月存款利率再调整:中小银行领衔下调,储户应

    发布时间: 2025-04-17 13:16首页:主页 > 银行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自4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浪潮,中小银行成为此次调整的主力军,密集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在5个基点至170个基点之间不等,这一举措使得不少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2%的关口。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2%以上的存款产品愈发稀缺,宛如金融市场上的“限量版”珍品。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部分商业银行正加大对被动负债的主动引导力度,通过利率定价机制对存款行为进行精准调节,旨在缩短负债的平均到期时间,增强重定价的机动性。这一变化标志着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以往单纯追求规模扩张,逐步转向精准控制,更加依赖前瞻性研判,积极规避高成本存款,并强化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中长期产品成重点

    此轮存款利率调整以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为重点,多家银行纷纷跟进下调。平安银行北京某支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上周‘平安存’产品三年期年利率由2.05%下调至1.65%,下调幅度达40个基点。目前,各个期限的存款产品利率基本都已低至2%以下。”

    南京银行北京海淀区某支行的理财经理也表示:“目前,我们银行1年期定存利率是1.85%,2年期利率是1.95%,3年期利率是2.2%,且都是1万元起存。而在调整之前,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定存利率分别是1.9%、1.95%、2.25%。”

    记者通过不完全梳理发现,4月份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也加入了下调存款利率的行列,且本轮调整多集中在三年期、五年期存款产品上。部分银行的下调幅度甚至超过100个基点,调降后,多数银行的存款产品利率已低于2%。以兴宁珠江村镇银行为例,其五年期定存利率从3.25%骤降至1.55%,降幅高达170个基点;三年期利率从2.75%降至1.6%,降幅也达115个基点。广西融水农商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则从2.1%降至1.9%,降幅为20个基点。

    降低负债端成本成关键动因

    业内普遍认为,降低负债端成本是银行主动调降存款利率的关键原因。当前,银行净息差面临较大压力。从行业数据来看,2024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2%的历史低点,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0.17个百分点。2024年年报数据进一步显示,上市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仍在延续,多数机构的净息差水平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负债端成本管控压力持续凸显。

    杨海平分析认为,无论是从应对外部冲击、提振实体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债务风险化解的角度来看,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压力仍将持续。不同的商业银行将根据自身的市场地位、资产负债实际情况,采取更具前瞻性、更灵活的存款定价策略。

    储户应对策略浮出水面

    面对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储户也需积极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业内人士建议,储户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是密切关注市场与政策动态,灵活调整投资安排。及时了解存款利率调整信息,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存款或投资转换。

    二是实施多元化资产配置,平衡风险与收益。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同时寻求更高的收益回报。

    三是锁定长期稳健收益,选择长期定存、结构性存款等产品。这些产品通常能提供相对较高的利率,有助于储户提前锁定收益,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周期。

    四是转向低风险替代资产,如黄金、低波动理财(如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等。这些资产既具有一定的抗通胀能力,又能实现稳健增值。

    五是优化收益预期与风险匹配,理性看待收益下行。避免盲目追求高息产品,优先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资方案,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